
(本篇主要讲述针对绳攀的情况,包括单段或者多段结组路线。)
无论是在自然岩壁还是在岩馆中,只要你想持续的攀岩,就不能指望只攀爬而不做保护员。学会如何打保护,大概许多岩友第一次保护器的契机。不过,当你看到岩圈老炮们拿出五花八门的保护器时,总是会陷入一头雾水之中:
顶绳和先锋、单段和结组、传统攀与运动攀,这些需要的保护器有区别吗?
为什么有的 ATC 侧边会多一个小圈圈?
有必要一开始就买一个 grigri 吗?
……
那么,这篇文章也许能帮你更好地了解保护器。
保护器的前世今生
如今,保护器是构建一个安全的攀爬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 70 年代初期以前,常见的做保护方式或者绳降方式仍然是使用腰部确保,但这种用方式可承受的冲击力十分有限,只能遵循 The Leader Must Not Fall(先锋者,不冲坠)的原则了。
↑早期的腰部确保方式(来自 2010 年攀索格凸寻岩录像)
到了 70 年代,出现了早期孔状保护器,因为结合安全带的使用(了解你的攀岩安全带),有了更可靠的安全性能。
(Sticht Plate 早期孔状保护器的一种。图片来源: MountainProject。)
同时期出现的还有八字保护器( Figure 8 ),有一大一小两个环。如果小环的大小跟一个孔状保护器大小一致的时候,可以把小环一端当作一个孔状保护器来使用。现在八字保护器主要用于绳降,探洞,救援等等,很少看到有人用于攀爬保护了。对于新手而言,也没必要把 8 字环加在你的保护器选购清单里。
现代保护器主要有哪几种?
除去已经不常用作保护器的 8 字环,现代保护器主要分为不带自锁功能的管状保护器和带自锁功能的保护器,而前者又还有是否带有向导模式功能之分。
1
无向导模式的非自锁管状保护器
图中这款蓝色的 BlackDiamond 的管状保护器 ATC ,属于一款非常基本的保护器类型,不具备向导模式功能。适用于岩馆攀爬,单段攀爬和绳降。
这一类改良的管状保护器工艺比最初的管状保护器要精致许多。一端有耐磨及增加摩擦力的V槽设计。与早期的管状保护器相比,这种保护器是双槽设计,适应的绳子直径范围也比较广泛,基本上所有用于攀岩的单绳和双绳都可以使用。双槽设计的款式在做绳降的时候尤其显得方便和重要,也比如今频繁使用于探洞的 8 字环保护器要安全得多。主要原因是因为 8 字环保护器容易引起主锁出现横向受力的情况,如果使用自动锁住功能的主锁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
↑管状保护器如何正确设置攀爬保护
2
具有向导模式的非自锁管状保护器
向导模式功能是指从保护站由上至下保护跟攀者的时候,可以把保护器通过一把主锁经由向导环挂在保护站上来做保护。而带有向导模式的管状保护器的经典代表是下图黑钻的 ATC(灰黑色),和攀索的 Reverso(绿色),适用于多段结组路线攀爬。
但在单段的先锋或者顶绳保护的操作上,与没有向导模式的保护器无异。
如何设置向导模式?需要通过用主锁把向导环跟保护站连接起来实现,如下图(攀爬者端和制动端设置照保护器上的方向设置 – 黑色圈标注)。这样所有跟攀者引起的冲击力量都直接由保护站承受,而不是保护者。因为绳子角度的关系,一旦跟攀者掉下,其重力带来的拉力就会把绳子在保护器里紧紧卡住,不会松开,是被动自锁机制( autoblocking )的一种。
使用 ATC 或者 Reverso 保护器好处很多,其中一个好处是它的双槽结构可以在向导模式时同时保护两个跟攀者,以及必不可少的绳降(常见的结组路线撤退方式)功能,可以说是结组攀爬的必要装备。
启动向导模式做上方保护的时候有个问题,如果跟攀者爬不上来想下去的话就很困难。同样有保护器可以提供解决方案,比如 DMM 的新款保护器 Pivot ,巧妙之处在于它的可动性的向导模式环(如下图 1 所示),可以很方便的跟另一把主锁配合使当作杠杆来调节绳子卡紧程度而达到给绳目的(如下图 2 和图 3 )。
在使用向导模式的时候,有一个注意事项:必须严格遵守保护器说明书上标明的适用绳索直径来使用。
下面这条视频就会告诉你如果绳索直径过小的话,它们是如何反转而导致整个保护系统失灵。
3
有自锁功能的保护器
自锁功能叫做 auto-locking ,也叫做 assisted braking 。攀索龟龟( Petzl Grigri ),Trango 的vergo ,Edelrid 的 Eddy 和 Mega Jul, Mammut 的 Smart Alpine,Climbing Technology 的 Alpine Up 都是常见的自锁保护器。而之前提到的 ATC 或 Reverso 保护器在使用向导模式的时候,也可以归类为自锁功能了。
上图中保护器虽然都是自锁保护器,其自锁实现的方式却不一样。根据机械原理,又可以分为主动式自锁(靠本身结构即可卡紧绳子)和被动式自锁(需要借助主锁或者绳子本身的拉紧挤压来锁住)。
给个表格,对比一下:
主动式自锁 |
被动式自锁 |
|
常见代表 |
PetzlGrigri Trango Vergo Edelrid Eddy |
EdelridMega Jul 和 Micro Jul Mammut Smart Alpine ClimbingTechnology Alpine Up |
自锁机理 |
保护器本身内在结构受力后启动锁住机制来卡住绳子 |
保护器本身不能自行卡住绳子,必须依靠钢锁或者绳子本身帮忙卡住绳子 |
锁住力量(以8.9 毫米绳子为例) |
2.1 ~ 2.8kN |
0.5 ~ 0.6 kN |
绳降 |
只能单绳下降 |
可用于双绳绳降 |
最适用于 |
磕运动路线 |
结组路线,磕各种线(尤其是传统路线) |
一般来说,主动式自锁保护器提供的自锁力量较强,在一些评估里面号称不需要制动手都可以制动一个测试模型的冲坠;而被动自锁的保护器则仍需要制动手用一些力。
平常岩友们都爱使用龟龟做保护器,因为方便又锁得快锁得紧,感觉很安全。这是不是说,保护器锁得越快越紧越安全呢?
答案却并非如此。
锁得快又紧,优点就是及时拉住绳子防止攀爬者进一步坠落更多,在防止攀爬者冲坠到地面或者岩壁小平台上会有优点,然而也带来一个坏处,那就是冲击力量不能有效的被更多的绳子缓冲掉而导致攀爬者和保护点/保护站都经受更大的冲击强度。
上图示意在一个冲坠中,大致的冲坠强度在系统里的分配情况。在一个冲坠情况下,选取三个主要受力点分析(如图所示)。这些受力点所受的冲击力量的大小,是跟攀爬者冲坠强度( fall factor )和绳子缓冲作用相关的。如果冲坠的时候,有相对富裕的绳子来吸收能量,那么分散到这三个受力点的冲击力量也会减少些。
而锁住功能强大的保护器,往往就意味着,绳子早早就被卡住了,不会有富裕的绳子长度来吸收冲击能量。因此,图里的三个受力点就会(比使用锁住功能弱的保护器时)受到更大的冲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锁住功能强大的保护器反而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有潜在的减弱作用,尤其是在传统攀爬中,如果塞子等保护点放置不如运动挂片那么坚实的话,有经验的老手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没有自锁功能的保护器,使得绳子在冲坠时有效的漏出去一些以提供缓冲,保证保护点或者保护站不要受到太大冲击而削弱其保护作用。
下面这个表格可以说明一下,不同的保护方式其制动方式最大能给保护站增加多少 kN 的冲击力:
保护方式 |
大致可导致的最大冲击力量 |
腰部确保方式 |
1 kN |
八字确保器(绳降模式) |
1.5 kN |
管状保护器(如 |
2 kN |
管状保护器(加两个主锁) |
3 kN |
意大利绊扣 |
3 kN |
攀索龟龟 |
9 kN |
攀索本身也拿龟龟和 Reverso 保护器做过对比的实验。下面这个图是他们的试验结果(参考文献 13 )。注:坠落系数=冲坠距离/有效绳长
这个实验的结论就是,Reverso 保护器在冲坠时漏出去的绳子有效的减少了冲坠对整个系统的冲击强度,最大可比龟龟减少 30% 。而先锋攀爬者也报道 Reverso 保护器提供了一个比较软(舒适)的制动体验。虽然 Reverso 保护器可以漏绳减少冲坠对系统以及攀爬者们的冲击强度,却也意味着保护员需要更加高度集中精神来做好安全确保。
4
主动自锁保护器新品种:
Wildcountry Revo
Wildcountry 的 Revo 是过去一年里出现的主动自锁保护器新品,是很惊艳的新一代保护器。说它惊艳,因为它具有双向对称特点,表现为绳子可以按任意方向装入而不影响其确保制动功能。在产品展示时,虽然确保员双手离开绳子,Revo 仍然安全自动锁住。虽然我们很想探讨一下使用 Revo 确保的话,其对安全系统施加的冲坠强度跟龟龟相比程度如何,但目前网络上仍然没有足够资料对该产品作出更多评估。
以下这只视频对 Revo 的自锁机制解释得很清楚很直观:内核快速旋转达到一定速度后,中间的金属块因惯性就会因速度相对较慢而突出,从而在旋转中得以与启动自锁的部件相撞来启动自锁。但照目前的攀登技术,是不会带这把保护器去做结组路线或者阿尔卑斯式攀爬的。因为它很重( 245 克),很大(几乎一个手掌那么大),并且只适合单绳( 8.5 毫米到 11 毫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锁功能强大的保护器,攀爬这样的路线冲坠制动时给系统增加负担太重反而不安全。
这么多保护器,哪款才是适合你的?
保护器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反,应该是最好只使用最合自己心意的一两款。最佳搭配方式是,从使用基本的管状保护器开始培养安全确保的良好习惯,再配一把高端些的保护器。至于什么样的高端保护器最适合你,则取决于你的攀爬目的了。
1)如果你是运动路线健将,想多磕运动难线的话,首选当然是主动自锁保护器。可选的有攀索龟龟,Trango 的 Vergo 和 Edelrid 的 Eddy ,甚至于 Wildcountry Revo(如果可以买到了的话)都很合适。看哪一款更合适你的使用习惯。
2)如果你是传统大岩壁攀爬能手,结组路线更多的话,那么双槽的被动自锁保护器是最合适的。比如说 Edelrid的Mega 或者 Micro Jul (切记取决于你使用的绳子直径大小而选用),或者 Climbing Technology 的 Alpine Up,或者 Mammut 的 Smart Alpine 。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3)如果你只想在岩馆里攀爬,并不想到外面去。或者即使到外面去野攀,也不想先锋的话,那么可以考虑只使用管状保护器,也不用做装备控了。现在 BD 还出品了一个单槽的被动锁住保护器 ATC Pilot( BD 新出了一款保护器 ),也是蛮适合岩馆使用的。
另外,关于保护器使用寿命,请参考各品牌的保护器说明书为准。
在野外丢失了保护器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在野攀时建议永远在安全带上多挂一把管状保护器。但凡事总有万一,如果不小心丢失了唯一一把保护器,你需要掌握另外的一项小技能——意大利半扣( Munter Hitch )。
如何打一个意大利半扣( Munter Hitch ):
下图左:如何用意大利半扣( Munter Hitch )放跟攀者( lowering ),或者绳降( rappeling );
下图右: 如何用意大利半扣( Munter Hitch )做确保
在安全带发明之后和保护器发明之前,意大利半扣就是常用来做保护的。这个确保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必须使用一个大大的梨形主锁好方便操作;另外一个缺点是会让绳子打卷,回家后可以用管状保护器从头到尾把绳子过一次减轻打卷程度。
免责声明
攀岩是一项危险的运动,请参加此活动前务必接受攀岩安全操作培训,并仔细阅读您使用的攀爬器材使用说明。本文所描述的一切器材使用方法和机械原理,只可用作帮助您理解,而不能当作您攀爬所需的一切知识。关于保护器,每个生产商都有推荐与之最适用的主锁,请按推荐购买。祝大家攀爬安全愉快!
※ 致谢:吴琦关于机械原理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Rock Climbing Equipment and Techniques.
2. Archival Climbers.
3. VerticalDevicesPage.
4. RockClimbingForum.
5. Climbing: Rappel without a belay device.
6. Climbing: Munter Magic.
7. Climbing: Essential Skills: Auto-Blocking Belay Devices
8. Belay devices: how to choose.
9. About figure 8: link1, link2.
10. Wilderness-survival.net
11. Alpenverein.de: assisted braking chart
12. Forces in lead falls
13. Influence of the belay device (Petzl website)
14. Ropelab
我们为热爱攀岩的你们准备了各地路书
电子版路书可在岩点公众号菜单栏下载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到岩点微店选购纸质路书
一入“爬”门深似海
找到一群既能正经又能疯癫的“爬友”很重要
关注岩点官方微信并留言“进群”两个字
然后你就能在岩点的“爬友”群里找到他们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