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quamish 没爬几天就目睹了一起事故。一对美国攀岩夫妻,丈夫领攀,妻子保护,丈夫一个大冲坠,妻子被拽向岩壁,右侧胸部撞击岩壁,导致肌肉组织损伤,得休息十天半个月了。好在她没松绳,丈夫没事。
攀岩以来,我的一半伤病拜打保护所赐。最严重的一次在石鼓,搭档已经过了第三把快挂,第四把有点远,他在挂绳时冲坠,第一个挂片在一个屋檐下面,因此我被向内上方拽向岩壁,膝盖磕到屋檐,歇了两周。好在我也没松绳,搭档没掉到地上。但想想真后怕,如果我刹绳的手撞到岩壁呢?如果我的头撞到又怎么样?(因为这个事,此后单段保护我只用龟龟了……)
我们都知道打保护的重要性, 却不知道保护好保护员同等重要。有了安全的保护员,才有安全的保护可言。这篇文章详细谈到各种情况下的保护员安全问题,希望能有所帮助。
天气甚好,岩壁在呼唤,此时很想赶紧系上绳子去爬。不过,先注意下攀岩保护。如果你的保护员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无论你将爬运动、传统,单段还是多段,你们两个都不安全。无论谁手握绳子另一端,新人也罢老岩棍也好,一个准备好的保护员将带来稳定、安全和可靠的冲坠,这不仅会防止领攀者和保护员受伤,也能帮助领攀人爬得更快更有效率。

保护员应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呈缓冲姿势
保护员位于地势平坦处
为防止保护员打滑进而可能导致往下拽领攀者,需先巡视线路下方情况。如果地势平坦,保护员应站在第一个保护点的下面,使绳子能顺滑移动,不该拽绳子或给绳不够,这将会导致领攀者被拽离岩壁。如果领攀者和保护员之间有较大体重差,且领攀者可能冲坠,应考虑固定保护员。
保护员位于不平坦的地方
如果保护员所在处不平整,领攀者对线路很有信心,保护员可以找一处舒服的地方坐下。因为稳定的保护员更不容易滑倒,从而下拽领攀者;也更难在冲坠时被拉向岩壁失去对绳子的控制。
如果领攀者可能冲坠,保护员应该以任何可能的姿势站立。同时,你也可以在保护员上方用快塞、岩塞或岩钉建一个保护站,保护员自己系上绳子另一端并用双套节(clove-hitches)连接保护站,这能防止保护员打滑或意外拽下领攀者。

多段攀爬中经常使用双套节(clove-hitches),也叫猪蹄扣
不在地面上的保护
当你在远离地面的四级(fourth-class)地形,或一条多段线路上时,应永远建立一个可靠的保护站。同时,也应将舒适性考虑进去。比如将保护站建在保护员上方,这将允许保护员坐在保护站上,保持缓冲姿势迎接冲坠。为保护保护员并减少系数 2 冲坠(直接冲坠至保护站上)的可能性,领攀者应在每段上尽早放置保护点。

左为在扣紧保护点后更小的冲坠系数
右为直接冲坠至保护站上,系数为 2 的冲坠
然而,考虑到有限绳距时的任何冲坠都将很暴力很硬,所以应尽量避免在很少绳子时冲坠,即便已经放置保护点。当领攀者攀爬时,ta 应放置保护点防止更长、更高冲坠系数的冲坠,同时,也该放置保护点防止冲坠降落到保护员身上。如果领攀人可能撞到保护员,应考虑加一个“防灾结”(catastrophe knot) ,或重新设置保护点。
接住攀爬者

保持攀岩绳清爽有条理,减少让你分心的设置。保护员应连接保护点(图中保护员身前的那条扁带是为了方便展示)
无论在地面还是岩壁上的保护,要考虑保护员将如何接住攀爬者。如果两者体重相差巨大,保护员将可能被拽起、拉向岩壁。
以下几种方式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首先,保护员应呈缓冲姿势,比如将一条腿往前蹬在岩壁上,这样能离岩壁更近,甚至可以靠在上面。
更甚者,可以在保护员下方放置一个保护点。将保护点的承重方向考虑在内。如果领攀者冲坠,保护员会被向上拉,这个保护点将会是一个锚点。因此,你不应该在保护员正前方放置保护点,因为这样在冲坠时保护员将被砸向岩壁。(上图中,连接下方保护点的扁带在保护员身前,这是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连接方式。为了这张图片,她往后站了点,平常她会站得更靠前一点。)
用 ABC 口诀(Anchor, Belayer, Climber-保护站,保护员,攀爬者)保证这三者尽量在一条直线上,无论保护员是否连接了一个锚点。这减少了保护员在冲坠中被拉向古怪角度的可能性。不要在整个系统中留太多余绳,你的刹绳手应该与保护点同边。
备份安全措施
让保护更安全的一个方式是使用“防灾结”。首先,预估领攀者通过难点需要多少绳子,在刹绳那端打一个带耳朵的反手结(overhand on a bight)。倘若保护员失手,这个防灾结将卡在保护器中。当领攀者通过难点并防止保护点后,保护员应该松开这个结。

这是一个带耳朵的反手结(overhand on a bight)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都多多少少为尖峰时刻上瘾。通过给保护员创造一个稳固环境,保证 ta 能安全地接住冲坠,同时,备份每个系统,保证领攀者和保护员都更安全。
提前想好
安全保护需要提前想好,这样你的保护员才能更加集中注意力;
如若有任何落石、落冰的可能性,应将保护站放置在受保护区域,比如在线路一侧,或在自然保护之下。保护员也该佩戴头盔;
保护手套可减少绳索烧伤,也减少保护员意外放开绳子的可能性;
不要将马尾辫、背包袋子、扁带、晃来晃去的东西放在靠近保护器的地方,冲坠发生时,这些东西可能会被卡在保护器里;
保证攀岩绳有序整齐,没有纠缠在一起。
本文作者 Rob Coppolillo 和 Marc Chauvin 都是具备国际资质的山地向导,是 The Mountain Guide Manual($25, Falcon Guides, 2017)的联合作者。
编译:阿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