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人物

人物︱君宝:我是真的害怕冲坠,但是又不能怂

中国第一位完成 5.14 难度的女性,攀岩是她全部的生活重心。

君宝, 2016 年攀岩主义赞助运动员,中国第一位完成 5.14 难度的女性,并在目前已完攀 12 条 5.13 级路线。

 君宝像是个野孩子,总是在野外爬,骨子里有种你看不见的暗劲儿。

 

在她身上,有几件意想不到的事:

 

她毕业于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在那里开始攀岩;高中时的体育专项是武术,在专科学校里起初选的是高尔夫,本科学了羽毛球;她身高 157cm,臂展才 152cm。

上海的 HighFive Gym 在不久前办了一个 REBIRTH 的攀岩趴体,我和君宝就约在那里见面。采访前我担心人太多会有点吵,于是提议去外面找个咖啡馆坐着聊完再回来。她面露难色,直接表达了她的不情愿:不要吧,我不想离开这里。不知道为什么这让我觉得轻松很多,大概是这句话让我觉得眼前也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小姑娘吧。后来我们去了二层的瑜伽室,还好没有人,也没有太多噪音。

君宝本名黄伟君,是个 90 后的湖南姑娘,看起来“很小只”,个头不高,脸也很小,可能是长期在野外攀爬,晒的有点黑。她把自己裹在厚厚的棉袄里,但如果脱去外套,就能见识到她漂亮的肌肉线条。她还有六块结实的腹肌,相信很多男生看了都会自愧不如。

↑ 君宝在同门山攀爬线路“大飞机” 拍摄:东子

许多人知道她的名字可能是因为在去年她成为“中国第一位完攀 5.14 难度的女子选手”。 该条线路即位于阳朔白山岩场的“中国攀”,这条路线目前已经有 20 多人完攀,包括今年 1 月红点了它的 13 岁少年黄嘉轩。

 

↑ 君宝攀爬“中国攀”

 

在和君宝聊天的时候她提起自己用过几个形容词:“大大咧咧”,“任性”以及刻苦。有必要对此进行些许解释,因为其中包含着她为何能成为一名如此出色的女性岩者的要素。

“我从小就大大咧咧,像个男孩子”。

这里可以换成一个说法,好动或者野性。她直言自己从小不爱读书,天性好动好玩,所以念初中时就在学校里专攻体育,到了高中学的则是武术。2009 年她被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运动与休闲系录取,而后通过随意的抓阄,决定了选修的运动专长,高尔夫。

 

不过“幸好”这项专长后来不了了之,她加入了学校的攀岩队,成为其中“唯二”的女生,具体细节这里就暂且按下不表了。专升本后,她在西华师范大学又修习了两年羽毛球。看上去和攀岩好像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我相信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训练帮助了君宝打下了良好的体能基础。毕竟多数人在和她同样的年纪时,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伏案学习上。

事实上,就个人所为数不多的接触到君宝的次数来看,我并不觉得她是个大大咧咧的姑娘。相反,在陌生人面前她有点拘谨。“我觉得攀岩给我最大的改变,是和人的交流,至少让我能够更主动的认识大家”,她是这样说的。

“其实我有时候挺任性的”。

同样需要给这两个字打上引号。许多人的任性是任意的胡闹,但君宝口中的“任性”,指的是自己在 2015 年年初辞掉了成都的工作,开始在阳朔的攀爬之旅的故事。此前,她在成都的刘常忠岩馆做了将近一年的攀岩教练。在正式辞职前,她有过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就是阳朔。

 

 

在 2015 年下雨的 1 月,她第一次到访这处中国的攀岩圣地,因为“阳朔攀岩节”的盛名在外,她对这里“觊觎”已久。原本计划在阳朔呆上 9 天,期间她红点了 5.12b 、onsight 5.11a 等难度的路线——值得强调的是,在此之前,她的野攀次数都不超过 5 次。而在临走前,她却因为“青岛啤酒”,一条 5.13a 的路线,而退掉了机票。

 

↑ 君宝在白山尝试线路“法国流氓”  拍摄:李文杰

“临走的那天我又去了爬了‘青岛啤酒’,可是爬 5 把没有完成。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不由自主拿起手机给老板打了电话,说自己有条线没有爬掉,想多留一天来爬掉它”。这张浪费的机票最终还是值得了,君宝拿下自己人生的第一条 5.13。不过那一次,她还是留下了一个未能完成的遗憾,也就是她的第二条 5.13,“金汤力”。

 

君宝的任性,是明白自己有多喜欢在岩壁上攀爬。

 

“自己还算是刻苦吧”。

 

这话听起来简直是开玩笑,当时我在心里嘀咕:还算刻苦?明明是相当刻苦了,好吗!

如之前所说,君宝身高 157cm,臂展甚至还少与身高,不算是有优势的先天条件了。在攀爬“中国攀”这样的高难度路线时,要求她有更精湛的技巧,做更多的动作。相信很多小个子岩友们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像我这样总是把爬不过去的路线归结为自己身高不够的菜鸟还会暗自惭愧一下。而君宝从她第一条 5.13 到这条 5.14,仅花了一年时间。

 

↑ 比赛中的君宝

 

她不久前刚从阳朔回来上海,几乎每天都在岩馆里训练。“一般会根据自己当天的情况练习,比如说昨天练五组耐力,今天从下午 2 点爬到 5、6 点。有时候爬三天休息一天,也有连爬两天休息一天的”,君宝说到。除此之外,她还时常跑跑步或者打打羽毛球。

 

我顺便也代表广大好奇的群众们问了一下君宝是怎么练出腹肌的,答案是“没有刻意练,爬着爬着就有了。”(嗯,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 看,有腹肌!

 

刻苦大概是和她心里的那股暗暗好强的劲头儿相关。这里可以说两件事,第一件是关于她在专升本后打羽毛球的故事。虽然她的攀岩成绩已经不错了,可是修习的羽毛球专业上还是个新手,她直接升读到大三,和一群已经打了两年羽毛球的同学们同步上课。因为不甘心失败或者垫底,那两年她几乎没有攀岩,都是靠私下里的疯狂练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绩。

 

另一件是她第二次去野攀,跟着组织的国外培训班去的。结果到了野外,却没有人爬先锋挂绳。君宝只好自己硬着头皮上阵,第一次在野外爬了把先锋。

“当时心里害怕么?”

“当然怕啊,但怕也要上。”

这样的心境,实在经历过太多次了。她还在朋友圈里发过一组自己冲坠时的照片,写着“我是真的害怕冲坠,但是又不能怂!!”这句话大概就是总能让她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极限的信念吧。

 

↑ 君宝在白山攀爬线路“马到成功” 拍摄:东子

 

刻苦固然重要,可是我仍想在强调一点,也是我在君宝身上看到的,对于攀岩由衷的喜爱。因为采访的原因,我将她的朋友圈消息粗略的刷了个遍,里面 95% 的话题都是关于攀岩,特别是第一次阳朔之行后,比过往谈到攀岩的概率更多。除了时常像个普通女孩一样发点自拍外,我甚至觉得攀岩就是她全部的生活重心。

“如果不攀岩,你觉得自己现在会在干什么?”我尝试这样问她。君宝想了一下,为难地说了句,“我自己也不知道”。

最后,把时间拨回到 2009 年,一个 19 岁的姑娘提着行李揣着 2000 块钱只身从湖南来到四川上学,学长带着她四处参观,指着学校里的那块人工岩壁告诉她,那就是“烹专之巅”。这个时候,也许她还没有意识到,“好想爬上去看看啊”,这样一闪而过的念头,会在以后怎样点燃她的热爱并改变着她的人生。

More in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