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故事

走进科学,攀岩者如何成为拯救蝙蝠的峭壁英雄?

攀岩者和科学研究能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作为自然资源保护攀岩队的成员,Philip Knecht 一个典型的工作日是这样开始的:他和搭档 Alonzo Mandanna 整理好他们的装备(包括头盔、安全带、绳子、支架、内视摄像头、探针和音频设备),然后前往怀俄明州东北部的恶魔塔(Devil’s Tower )。Knecht 和 Mandanna 先在岩壁上建好保护站,把自己下降到位置合适的观测点处,接着就要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他们要做的并不是心无旁骛地完攀线路,而是要寻找和攀岩者同样喜欢裂缝的另一种生物:蝙蝠。

 

Knecht 在恶魔塔国家保护区担任生物科技人员,他的工作职责之一是定位和监测该地区的蝙蝠数量。作为一名攀岩者,他将自己的攀爬激情和生物学家的专业结合起来,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开始借助攀岩社区的技能优势来追踪和监控整个美国西部的蝙蝠种群。

 

Philip Knecht 悄悄把摄像头安放在恶魔塔的岩壁裂缝中。

图片来自 www.rei.com

 

许多人认为蝙蝠很可怕,甚至非常厌恶它们,但实际上蝙蝠对整个生态系统都至关重要。美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评估表明:蝙蝠每年在虫害控制方面的经济贡献约为 229 亿美元。蝙蝠卓越的狩猎能力有助于控制昆虫数量,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蝙蝠不是恐怖电影或噩梦中的角色,它们不会吸你的血。实际上他们还非常可爱。”Robert Schorr 这样说。他被蝙蝠的神秘天性吸引,并以研究这个独特的动物为己任,现在是“科罗拉多自然遗产项目”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动物学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蝙蝠保护攀岩队”的创始人。 


蝙蝠宝宝其实也很萌,有没有!图片来自 sunnyskyz.com


Schorr 说:“我们对蝙蝠这一非常奇妙的动物还缺乏研究。我们知道它们可以通过声音捕猎,但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总体贡献以及具体作用方式我们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在过去的 10 年里,美国东部的蝙蝠大量死于白鼻综合症( White Nose Syndrome )。自 2006 年被发现以来,这种病症就像野火一样迅速传播。在美国 31 个州和加拿大 5 省,已经有大约 500-700 万只蝙蝠死于该症。


这种病症的名字来源于附着于蝙蝠鼻子或脸上的白色真菌。这种真菌为假裸囊菌属锈腐柱隔孢( Pseudogymnoascus destructans ),会感染冬眠蝙蝠的粘膜区域,如鼻口、耳朵和翅膀。受感染的蝙蝠会患上一系列生理疾病,如电解质失衡、脱水、体重减轻和冬眠周期中断,进而可能导致死亡。这种真菌可以以孢子形态在鸟粪、尘土和泥土中存活,它们附着在蝙蝠的皮毛和翅膀上,从一个洞穴传播到另一个洞穴。东部的蝙蝠所受威胁最为严重,因为它们通常是集大群体生活——成千上万只蝙蝠生活在同一个洞穴里或一面悬崖上。在许多蝙蝠冬眠的地方,白鼻症已经杀死了当地 90% 到 100% 的蝙蝠种群。


一只患有白鼻症的小蝙蝠,图片来自 mother nature network

 

除 2016 年在最西北的华盛顿州发现了白鼻症外,美国西部暂未爆发这种毁灭性的疾病。因为在西部地区,蝙蝠相对倾向于独居在悬崖峭壁上,这一习性让疾病传播没那么严重。“在西部地区,我们还有一些时间来应对,也许还可以避免灭顶之灾。而要得到我们希望的结果,攀岩者需要发挥重要作用。”Schorr 说。

 

Schorr 自己并不攀岩,但他迅速意识到了攀岩群体的特殊技对他的研究带来的帮助。尤其是 Vedauwoo 或恶魔塔等地区聚集的痴迷于裂缝的攀岩者,可以提供有关西部悬崖上蝙蝠栖息地的宝贵数据。就此,蝙蝠保护攀岩队应运而生。

 

“攀岩者活跃的区域通常被认为是难以进行调研的生态系统。科学家很少能近距离观察在垂直悬崖或陡坡上动植物的生活状况,而我们可以提供许多对他们而言很难获取的关键信息。这对保护我们的攀岩区域至关重要,也将对我们的后代影响深远。”蝙蝠保护攀岩队成员兼北科罗拉多攀联主席 Ben Scott 说。


“蝙蝠保护攀岩队”只是户外爱好者协助科学研究的一个案例,类似的“公众科学群体”正在各个研究领域日渐壮大——


  • 西华盛顿大学(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正在借助登山者的力量,借以采集来自难以到达的冰川或山脊上冰雪和藻类样本;


  • 顶峰国家保护区( Pinnacles National Monument )一直通过登山者收集的数据来了解区域内猛禽的数量;


  • 美国攀登者科学项目( American Climber Science Program )将科学家与登山者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复杂地形和难以接近的地区采集各种数据,研究范围包括秘鲁冰川融化情况和高海拔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的多样性。

 

自然保护学家和登山者这两个群体显得彼此隔绝缺乏交集,但他们有着相似的群体特质:都对新来者持谨慎态度并完全专注于各自的追求。

Schorr 和 Scott 分别是一名科学家和一名登山爱好者,他们都相信寻求合作可以让两个群体各展所能,这将有利于自然保护和攀登领域。

 

“在野外,有些登山者比我更频繁地看到蝙蝠,”Schorr 说。“攀岩者通常都很好奇,有些对生态学很感兴趣,他们喜欢解决问题。按这个意义来理解,大部分的攀岩爱好者都是‘科学人’。”


攀岩人和蝙蝠都喜欢的恶魔塔,图片来自网络

 

蝙蝠和登山者在峭壁上有着相似的习惯。这些毛茸茸的小动物喜欢依偎在岩壁上的岩缝里,而这些岩缝正好是攀岩者使用的攀爬手点,这使得研究和记录变得很困难。有些攀登线路的名字甚至以蝙蝠来命名,比如有一条线路就叫“蝙蝠恐惧者 Chiroptophobia”,因为线路上能经常发现蝙蝠。Schorr 和蝙蝠保护攀岩队希望通过科学家和攀岩者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白鼻症,这样他们就可以找到应对方法来阻止疾病的传播。


蝙蝠保护攀岩队在 oniNaturalist 上有一个公众科学在线平台,攀岩者可以登录并记录蝙蝠观察报告。观察报告可以是任何内容——从发现蝙蝠粪便到目击蝙蝠从头顶飞过。在平台上有这么一则记录报告:攀岩者在一条叫“城堡”的线路上发现蝙蝠。这条线路位于科罗拉多州南部普拉特地区的一个裂缝区域,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并不知道这是个蝙蝠栖息地。这些数据对于监测那些容易感染白鼻症的群体有着重大意义,密切关注这个群体对于追踪疾病的扩散情况,阻止它在西部蔓延非常重要。

 

“这些数据非常有价值,它指明了蝙蝠栖息的具体方位。攀岩者发现并告知我们蝙蝠在攀登路线和裂缝上的栖息地。”Schorr 说。“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攀岩者在哪里看到了一两只蝙蝠,我们仍在期待发现更大的群体,这可能对蝙蝠保护工作具有突破性意义。”


除了社交媒体等线上传播,蝙蝠保护攀岩队和 Schorr 还主办“蝙蝠出行”活动并赞助在攀岩馆举办的讲座。这些活动中,生物学家指导攀岩者如何科学捕捉蝙蝠,然后向更多攀岩者展示这些蝙蝠,讨论其生态学行为,并解释与白鼻症的斗争对蝙蝠保护的重要意义。


大部分数据都是由攀岩者这样的公众科学家收集,但像 Knecht 这样的生物技术人员利用更复杂的手段来监控蝙蝠的数量。他们把相机悄悄放入蝙蝠喜欢栖息的裂缝中,用来统计种群的数量。但更多时候,Knecht 和他的团队都仰赖于攀岩者的报告。他们的报告记录了发现蝙蝠的岩壁情况,包括坡度、地形和裂缝的角度,以及蝙蝠的生存状况。


一只栖息在恶魔塔的蝙蝠,图片来自 www.rei.com


“这就像大海捞针一样”,Knecht 说。他呼吁那些在西部看到蝙蝠的攀岩者将情况报告给当地的保护区管理者或记录在蝙蝠保护攀岩队的网站上,像恶魔塔这样的地方护林员办公室里积累了许多蝙蝠目击报告。

 

虽然这种合作形式还是新鲜事物,也只有少数正式的科学监测报告,Schorr 仍希望它能在科罗拉多州继续发展。他和他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团队一直积极地在攀岩社区内建立合作机制,以支持和传播他们的保护计划,招募攀岩者成为公众科学家。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监测范围持续扩大,参与度持续加深,不论是在数据采集还是管理方面。我们对推广这个项目充满热情,希望项目能积极融入攀登社区,”Schorr 说,“如果没有攀岩者的协助,蝙蝠生物学家很难获取他们需要的数据,这个项目也无法成功。攀岩者的获益是,我们可以在攀岩人群中普及推广生态保护知识。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得到攀岩者的认可,并且确保数据收集工作不会影响他们的攀登。


一名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向蝙蝠保护攀岩队成员展示一只蝙蝠。图片来自 www.rei.com

 

像 Schorr 和 Knecht 这样的科学家强调,他们的任务是与攀岩社区合作,保证蝙蝠种群的健康和攀爬区域的持续开放。而一些攀岩者则表达了他们的疑虑,他们担心蝙蝠目击记录增多可能会导致岩壁不再对攀岩者开放。

 

“我们想要确保攀岩社区明白,攀岩者是这个行动的英雄,”Schorr 说,“他们为蝙蝠生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解,我们希望他们能一直成为合作伙伴,同时希望他们不要认为蝙蝠保护工作会成为攀岩的障碍。”

 

随着白昼变得越来越短,夜幕降临带来了秋天的寒意,Knecht 这一年度在恶魔塔上的研究项目也将告一段落。Knecht 和团队正在逐步结束他们的野外研究,准备离开,就像蝙蝠归巢过冬一样。尽管在华盛顿州以外的西部地区仍然没有发现白鼻症的踪迹,但许多生物学家认为,与其担心它在西部的峭壁悬崖上是否会出现,不如积极开展研究以预测它会在何时何地出现,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后记:

感叹于美国攀岩社群与科研工作互动之余,也在此提醒广大岩友在野外攀岩中能够尽可能保护野生动物,不破坏生态环境。比如,看到野生动物巢穴,不要好奇破坏,离他们远一些就是最大的爱护。我们攀岩者,都是热爱大自然的科学人!


2018中国攀岩月历正在热卖中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即可购买

攀岩月历所获收益将用于岩场开发及维护



一入“爬”门深似海

找到一群既能正经又能疯癫的“爬友”很重要

关注岩点官方微信并留言“进群”两个字

然后你就能在岩点的“爬友”群里找到他们啦


More in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