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
论业余选手如何混进专业组决赛蹭线爬并被教做人
作为一个业余 climber,当我下午在观众席观看女子专业组预赛时,我也在用意念攀爬线路,一边分析动作,一边想,卧槽,这个动作好厉害,我也好想试试诶,这个挂脚看上去很简单诶,她们爬得都好轻松呀!
我的手心不断出汗,因为再过几个小时,我需要和这些专业运动员同台竞技,而且第一个出场。
平时在电视、直播或者现场看多了竞技比赛,觉得线路看起来很简单,动作也不是特别难,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搞定。但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爬过专业组线路,一直都是打嘴炮。甚至身边一个 8 岁小男孩都想急切的告诉你: 喂,再把脚挂高一点就好了!

菜花在 Adidas RockStar 青岛分站赛
在今年六月初的 Adidas RockStar 青岛分站赛,我以极其励志的状态拿到了第二名,波兰的 Ola 获得第一名,由于她被邀请到专业组参加北京总决赛,所以顺延到我去北京参加明日之星组的比赛。

菜花(左二)在明日之星(业余组)总决赛获得第二从而进入总决赛
七月初在北京总决赛赛场上,我以明日之星组的预赛第五决赛第二的成绩有幸参加女子专业组的决赛,想想就有些小幸运,没有紧张。我清楚自己的水平,跟专业系统训练过的队员肯定有莫大差距,但是在没有真正去和她们爬之前,永远不知道具体的差距在哪里。而这个机会对我或者大多像我这样的普通攀岩者爱好者来说,是很难得的。

菜花拿到青岛赛区亚军与冠军 Ola 和定线员红树合影
跟蒋融,牛迪,李虹莹等国内外知名攀岩选手,一起在隔离区热身,聊天,等待,突然走上有种人生巅峰的感觉。看她们拉伸,使用瑜伽带,跑来跑去,然后开始在岩壁热身区找感觉。李虹莹踩在岩壁上轻轻的细无声,很美很轻盈;牛迪则选择了几个点开始做简单的 dyno 练习,我等可望不可及;蒋融坐在地上开始揉自己的肩膀,更好地让自己的身体适应这场比赛…我则不停的观察并学习她们,毕竟,不管爬得好与坏,热身都同样重要。

菜花与李虹莹,牛迪等攀岩选手在隔离区
我是第一个出场,最先吸引大家目光的那位,也有可能是成绩最差的那位。第一条线第三把拿到 bonus,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小点不敢换脚,岩壁不会撑板,结束点是那么远。亲友团在身后的加油鼓励,在我脑后呼啸而过。在岩壁上休息的时候我还是可以清楚听见他们说:起来啊!果断点啊!站起来就有啦…噢,我也想能够站起来就有了啊!我也很无奈啊!
接下来三条线路,每条线路五分钟的攀爬时间,我都能够起步,但是也仅止于起步(绝望脸)。所以每个五分钟内我都在不停的起步、掉,起步、掉,我希望能给观众留下一个励志感人的印象。攀岩,爬的可以不好,但是一定要有攀岩的精神在。对我来说,就是不停的尝试,直到筋疲力尽。
第一个出场的好处就是可以早早结束线路攀爬并在下方光明正大的观看后面选手的精彩表现。主办方邀请明日之星组的冠亚军参与到专业组的决赛中来,可能想让观众对专业组的能力以及线路的水平有更深刻的认识吧(苦笑脸),但是我却从这次在专业组蹭线攀爬中感触深刻。
为什么她们可以轻松换脚撑起来去结束?为什么她们可以跳过去后能够平衡还有力量拍大包子?为什么她们可以把腿踩那么高手臂打直了还能发力拉上去?为什么她们抓小点那么稳那么准还能提腿挂脚…不信你去试试,在这种专业比赛高质量线路上,很容易将自己的缺点暴露无遗,把自己平时在岩馆随便爬爬能 Top 的满意感轻松摧毁,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正经的 V2 选手。
女子专业组决赛成绩我不是最后一名,对自己已经很满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