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两篇稿件中所列举的一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2017 年里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成就和故事上演。但这也在这一年,遗憾和悲痛亦与我们相伴,有在早期开创了攀登黄金时代的先驱者辞世,也有冒险者把生命留在了高山。
宛如宇宙中的巨星陨落,也会散发炫目光芒,他们留给我们的不是对生命逝去的恐惧,而是与山野同在的攀登精神。
2017,这些名字值得我们缅怀。
Royal Robbins
3 月 14 日,82 岁的 Royal Robbins 去世,他是美国 60-70 年代期间最优秀的攀岩者之一,不仅完成了当时大量的高难度线路,同时也开发了很多经典攀登线路。
-
17 岁时,他就成为了第一个自由攀登圣杰辛多山 Tahquitz 峰 Open Book 线路的人;
-
1957 年,与 Jerry Galwas 和 Mike Sherrick 首攀了 Half Dome 的西北面路线,而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认为那里根本无法攀登;
-
1960 年,他与搭档们成为第二组完攀酋长岩 The Nose 线路的攀岩人;
-
1961 年,与 Tom Frost 和 Chuck Pratt 一起首攀酋长岩 Salathe 线路,也成为了他最引以为傲的一次攀登……
除了攀登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所倡导的无痕攀登(clean climbing)理念:不留下任何痕迹,尽量少使用固定绳索,不炫耀所取得的成就,“无关是否到顶,而是如何到达”。
比如他首攀的 Salathe 线路,仅在下部三分之一区域固定绳索,而过程中,他们仅安置了 13 个延伸螺栓。此外,在听说“竞争对手” Warren Harding 在攀登黎明墙用掉了 100 多个螺栓后,Robbins 与搭档随后就发起了第二次攀登,目的是为了清扫这些螺栓。他与妻子 Liz 于 1967 在 Ranger Rock 开辟 Nutcracker Suite 路线时,更是仅安置了能够移除的保护装置。
攀岩作家 Daniel Duane 这样形容:他为攀登游戏制定了规则,他以对这些规则深信不疑。而另一位作家 John Long 则称“他所做的事堪比在月球漫步。”
Ueli Steck
4 月 30 日,传来“Ueli Steck 从努子峰壁滑坠落下,确认死亡”的消息,人类失去了这个时代一位最优秀攀登者。这位来自瑞士的登山家,以徒手速攀技术型雪山而被称为”瑞士机器”。
他在 17 岁时就达到了国际山岳联盟第九级难度,而 18 岁便成功登顶艾格峰。他还曾两度获得金冰镐奖,第一次是因为 2008 年和搭档 Simon Anthamatten 开辟喜马拉雅地区 Tengkampoche 峰 6500m 的北壁新路线,第二次是 2014 年,他耗时 28 小时独自无氧攀登了尼泊尔安娜普尔纳峰(8091 m)。到了 2015 年,他用 62 天时间完成了阿尔卑斯山区全部 82 座海拔在 4000 米以上的山峰。单看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许多攀登者终其一生都难以达到的成就。
完全不使用绳子保护的徒手攀登和极端困难的混合路线是他的最爱,这使得攀爬速度更快,也更为危险——在氧气稀薄又严酷的雪山中,任何错误都致命。可是他却用短暂而丰盛的一生解答了攀登者的疑问:为什么明知风险却不能停止攀登,以及我们为什么活着?
延伸阅读:
Hayden Kennedy
在山难和雪崩分别带走两位攀登搭档和女友 Inge Perkins 后,年仅 27 岁的美国职业攀登者 Hayden Kenney 在今年 10 月选择了自尽离去,这一消息令人扼腕。
Hayden Kennedy 是一名年轻且低调的实力派攀登者,他在 22 岁时就获得了金冰镐奖—— K7(6935米)东壁的首登和 Ogre 峰南壁的新线路攀登。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清除巴塔哥尼亚托雷峰(Cerro Terro)挂片一事。
1959 年,意大利攀登者 Cesare Maestri 声称自己登顶托雷锋,但备受质疑,愤怒的 Maestri 在 11 年后重返此地,并粗暴地在东南壁一条长约 350 米的岩壁上打入了 400 余个挂片,开辟了压缩机路线(Compressor route),此事也成为攀登史上的耻辱柱。直到 2012 年,Kennedy 和搭档沿东南壁历经 13 小时登顶托雷峰,全程仅使用 2 个 Maestri 当年设立在岩壁上的保护站。而下降途中,他们决定尽可能除掉 Maestri 当年打入的“愤怒的挂片”,约 125 个。
正如 Hayden Kennedy 所写:“光明与黑暗都存在于攀登之中,它可能是美丽的礼物也可能是恶毒的诅咒……” 既然无法忘怀高山,那在每一次攀登过程中,都让我们心怀敬畏。
Fred Beckey
另一位攀登届的传奇 Fred Beckey,也在今年离去,享年 94 岁。
他爬过的线数不胜数,人们说他可能是攀岩史上爬的最多的人,其中尤以众多首攀(First Ascent)著称。美国《户外》杂志称他为“活着的攀岩百科全书”,而美国高山俱乐部(American Alpine Club) CEO Phil Powers 如此描述,“如果你往美国西部去,打开任何一本路书,试图攀爬任一线路或攀登任何山峰,都很可能看到 Fred 的名字”。
他和巴塔哥尼亚创始人 Yvon Chouinard 一起首攀了 South Howser Tower 的线路 “Beckey/Chouinard ”;1954 年,他在阿拉斯加山脉连续首攀了麦金利山、猎人山和德伯勒山这一系列山峰;1963 年,他更是在一年内完成 26 个首攀……
此外,Fred Beckey 确实是一位彻头彻尾的“ Dirtbag”,他终身未婚,亦无子女,对名声、金钱、事业更不屑一顾。从 16 岁开始,他一辈子都没有停止过攀登,也用他生命的史诗诠释了对攀登最纯粹的热爱与专注。
延伸阅读:
此外,对于很多中国岩友而言,Robert Keaty 和 Dave Gliddon 的离去也同样令人伤怀。
Robert Keaty,他是阳朔早期攀岩路线的开发者之一,开辟了诸多经典路线,并被很多中国岩友亲切地称为老柯。Keaty 于今年 8 月离世,在此之前他已与癌症抗争两年。
11 月底,悉尼蓝山景区的意外塌方带走另一位中国岩友的老朋友 Dave Gliddon,他曾在 2005 年来到中国阳朔,并在国内进行许多开线及攀登相关的工作。此外,他还曾在 2012 年与中国攀登者古古搭档登顶四川布达拉峰并获得金犀牛最佳攀登成就奖。
很遗憾,作为一家年轻的新媒体,关于他们两位岩点暂无更多的信息记录,但谨此致以我们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