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专区

“此时此刻,我不会拿任何东西来交换”

攀登只是为了成功吗?什么又是成功?
中国攀岩的2016真的没发生什么吗?拨开难度数字的迷思,会发现其实中国攀岩界的2016充满冒险。Stay psyched, Keep climbing.

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找几个岩友打听,这一年有哪些值得记住的事件,大家的反应都是“好像没什么,平淡的2016”。我问住在阳朔的赞助攀岩 (sponsored climber)运动员大魏(魏广广),他也说“今年好像没有特别的攀岩新闻”。

从攀爬难度上看,确实没有新突破。去年年底君宝红点阳朔白山的中国攀(5.14a),成为首位完成5.14的中国女性,随后肖婷也红了 (红点攀登(red–point)是指攀岩者在对路线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试攀之后,最终达到终点即可。)这条线路。也是去年王清华在阳朔雷劈完成了线路“飓风”,并将此定级为5.15a,这是国内最难的自然岩壁攀爬难度。目前国内抱石的记录还是几年前王清华在白河完成的董小姐,V11。女性抱石最难线路的应该是三文鱼,很不幸她今年年初受伤,一直在治疗和恢复中。国内最难的传统线路是澳大利亚岩者Logan Barber在丽江黎明首攀的 Fire Wall (5.13+) 和Honeycomb Dome(5.13+),今年没听到有中国攀岩者在传统攀上有突破的消息。

这一年真的没发生什么吗?如果拨开难度数字的迷思,会发现其实中国攀岩界的2016充满冒险。

比如来自昆明的岩者王二和青岛岩者及摄影师Rocker,他们不远千里跑到加拿大的“禁攀之环”(The Cirque of the Unclimbables),爬著名的莲花塔(Lotus Flower Tower)。禁攀之环是一众高耸大岩壁所在地的名字,此地位于北纬60度以北,人迹罕至,需要搭乘水上飞机才能到达。这里气候多变,攀爬窗口短暂,让大岩壁攀爬变得更复杂。


美得动人心魄的莲花塔。图/Wikipedia

什么样的线路值得费如此周折?它叫Southeast Face (5.11-  ,18段),名字平淡无奇,首攀于1968年,这条600 米的花岗岩裂缝传统线路被称为世界最美线路之一,是各大攀岩线路Top50的常客。年轻的Tommy Caldwell 在本世纪初跑过去爬了它,因为这是他父亲曾经的愿望。自从几年前王二从美国摄影师那里听说莲花塔后,就一直想爬这条美丽的线路,今年他和Rocker终于将想法变成现实。


王二和Rocker 图/岩事

Kailas 赞助运动员、来自南非的岩者Marcos Costa和阿成、赵四两位中国攀岩者也选择挑战自己,他们的项目是马达加斯加的大岩壁线路“从此改变”(Never The Same,5.13c/8a+,670米,13段)。它首攀于1998年,一直到去年3名意大利岩者才完成首次自由攀登。这是中国攀岩者第一次尝试这种难度的大岩壁攀登。


线路“从此改变”。图/裂缝

去年独攀华山的何川“冥思苦想”(何川语)出今年的项目:和搭档刘洋一起连续攀登位于四姑娘山的女王峰、野人峰、布达拉峰三座山峰,他称其“符合审美与挑战”。这是三座山脊相连的技术型山峰:女王峰,海拔5404米;野人峰(也称色尔登普峰),海拔5592米;布达拉峰,海拔5428米。除攀爬本身的难度外,海拔、天气、落石等自然条件也让攀爬更具挑战性。

从左至右分别是女王峰、野人峰、布达拉峰
图/盗版岩与酒论坛

这三个项目都没有成功。莲花塔的失败是因为在线路上迷路,“从此改变”的下撤是因为线路太难,连攀三峰的放弃则是因为太多落石。

但攀登只是为了成功吗?任何一位跟岩石打交道的人都知道,失败才是常态。如果你决定挑战自己,不管是爬更难的线路,还是去天气多变、人迹罕至、海拔更高的地方爬大岩壁,更可能的结果是失败。Reel Rock 今年的影片拍了Ashima 的失败和气馁,这位世界上最强的年轻女岩者正在学习未来攀岩之路上最重要的一课:如果你想爬得更难,就一定会面临更多失败。

Reel Rock 11拍摄了 Ashima 在挪威尝试一条由Adam Ondra 首攀的5.15a线路,其中有个大幅度动作对她来说非常难,图为多次尝试失败之后的Ashima。图/Reel Rock 视频《Young Guns》

何况,什么是成功?何川将这次攀登形容为“在鬼门关口徘徊,直到回到地面,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能安全回到地面就是成功。谢天谢地他们都安全归来,才能讲述冒险故事,准备下一次的出发。

这一年阳朔岩者阿邦再次出发了。继两年前在加拿大Squamish 尝试5.14d 线路“捕梦者”(DreamCatcher)失败后,今年夏天他又回到那里。这条线路由Chris Sharma 首攀,完成的人屈指可数。第一年阿邦在攀爬中伤到手指,接下来的时间用在体验这个世界顶级攀岩地的其他类型攀登上。住在阳朔的他在此之前没有多少爬花岗岩slab的经验,选择“捕梦者”已经是走出舒适区的勇敢之举。


阿邦磕“追梦者” Dreamcatcher (5.14d)。图/传岩

这一年充满了这些大胆的冒险项目,中国攀岩界将目光放在更远的地方,更难的挑战,更不一样的攀爬。这是过程,最终难度的突破只是一种结果。

在先锋者之外,这一年攀岩社区的发展和积累其实硕果累累。

大魏发现无线可爬时的决定是去寻找新岩壁,开发新线路。今年9月他在湖南张家界附近的槟榔谷开发了20多条新线路。


湖南张家界附近的槟郎谷有陡峭的石灰岩岩壁。图/大魏

已经被发现的攀岩目的地也在不断壮大中:山东淄博、云南石鼓,甚至岩壁规模已经很大的阳朔也不断有新岩壁和线路出现。住在阳朔的岩者和开发者Eben 在距阳朔两小时车程的地方找到另一个“月亮山”——穿山,并在那里开发了诸多线路。

距阳朔两小时车程的地方有另一个“月亮山”穿山被开发了

图/Eben

今年2月《北京攀岩指南》出版,这是继阳朔、黎明和昆明之后的又一本纸质路书。这本书的特殊之处是它由白河攀岩基金出版,这可能是国内运作最良好的攀岩基金,其负责人王滨表示所得收入会全部进入基金,并表示“计划隔一两年重新修订,再出版”。在此之前北京周边地区野攀都靠一个网上流传的Excel 表格,纸书出版后大受欢迎,说明本地岩者对攀岩的支持。


北京攀岩指南封面。图/岩点

阳朔的攀岩社区也在这方面进行尝试。香港岩者托尼今年搬到阳朔,发起了攀岩月历项目,印制的600多份悉数售罄。他表示所得将用于支持在国内更换岩钉。“国内攀友的反应很热烈,这是想不到的”,他说。这个项目得到了很多摄影师、设计师、赞助商和岩友的义务支持。


2017 中国攀岩月历图。图/托尼

中国的自然岩壁有太多潜力,已经被开发的岩壁中也有更多经典线路有待发掘。比如格凸大穿洞上的那条 Corazón de Ensueño (梦之心,8段,5.14b)。这条线路于2011年由西班牙传奇攀岩者Dani Andrada 首攀,此后一直未有人重复,直到今年10月。巴西岩者Felipe Camargo 好几年前就听过Andrada 说这条线,他一直很想爬,但没有机会。机缘巧合,他向Alex Honnold介绍了这个地方,后者立马觉得很激动,为此找到赞助商飞到中国完成这条线路。

巴西攀岩者Felipe Camargo攀爬“梦之心”(8段,5.14d)图 / Jimmy Chin

 


轮番磕线几条之后,两人都相继完成线路。Felipe Camargo在《Climbing 》杂志中写道:“在开始的几天里,一次性完成这些段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等到最后完成的那刻,这是我在职业生涯中经历过的最美妙的感受之一。这个项目看上去大胆、遥远,没想到以这种方式最终成为现实。太阳落山,这一刻我觉得如此感恩。此时此刻,我不会拿任何东西来交换。” 

说得真好。从不可能到可能,这是攀岩之美。在新的一年里,Stay psyched, Keep climbing.

More in 专区